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咸丰皇帝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就在咸丰皇帝大限将至的时候,他的宠臣肃顺建议咸丰皇帝:行钩弋夫人之事。所谓钩弋夫人是汉朝汉武帝的宠妃,当时汉武帝年迈,太子的母亲钩弋夫人又很年轻,知道自己死后钩弋夫人可能会像吕后一样专权,就索性在自己生前把钩弋夫人杀掉了。
其实肃顺的建议咸丰皇帝并非没有考虑过,在咸丰统治后期,当时的懿贵妃已经开始帮他处理政事。咸丰皇帝也深知他的这个老婆喜欢揽权,并且心机很深。如果留在世上,肯定会形成母后专权的局面。
但最后咸丰皇帝并没有采用肃顺的建议,后世有很多的人认为是咸丰皇帝对懿贵妃余情未泯,舍不得杀。不排除有这个原因,但是作为一个帝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考虑的应该不是这些儿女私情,压在他心头的应该是大清的江山和祖宗基业。既然知道懿贵妃在他死后肯定会专权,那为什么她没有听从肃顺的建议,放任懿贵妃,导致女主当国近五十年?
咸丰没有杀慈禧的第一个原因是慈禧会专权,但是不会导致外戚之祸。慈禧虽然出身于满族的大姓叶赫那拉氏,但是慈禧一家在朝廷并没有什么势力,慈禧的父亲在慈禧十几岁的时候就死了,慈禧是家里的长女,他的两个弟弟也是平庸之辈,慈禧当权五十年,他的这些弟弟也没有任何政治上的作为。并且在当时的环境下,已经没有外戚专权甚至篡位的可能,明清两朝吸取了汉唐时期外戚专权的教训,从制度设计上已经对外戚做了很严密的防范,关于这部分内容以后会有专门的文章介绍。
咸丰没有杀慈禧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为了对抗太平天国,给了曾国藩等汉人督抚非常大的权利,而在朝廷之中肃顺一党的权力很大,而曾国藩、左宗棠等人都是肃顺保举的。如果咸丰皇帝一死,在中央的肃顺和地方的督抚相勾结,如果做出一些不利于皇帝统治的事情,年幼的皇帝肯定无法阻止。
对于咸丰皇帝来说肯定要引入一股用来平衡肃顺等人的势力,当时的环境下咸丰皇帝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自己的弟弟恭亲王,另一个就是慈禧。之所以选择慈禧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这两个选择之中最有利于小皇帝的肯定是慈禧。对于小皇帝来说母亲总比叔叔来的亲近。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一旦恭亲王的势力被培植起来就会很难控制,他深知即便是慈禧揽权大清的江山也不会落入叶赫那拉手上,但是如果恭亲王的势力一旦起来,帝业很有可能从他这一支过渡到皇族的其他支脉。
咸丰不杀慈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慈安太后的存在,慈安从名分上要高于慈禧,而且慈安生性平和,没有对权力的欲望。据说咸丰在死前给慈安留了一道密旨,说如果慈禧一旦有越轨之处,即可杀掉。这道密旨包括慈安太后的死也是晚清的一宗谜案,今天也不去讨论。不过即便是没有这道密旨,慈安太后也能对慈禧进行管束和制约,这一点是无疑的。
咸丰在生前没有杀掉慈禧,并让她掌握一定的权利,在当时来看确实是最优的选择。只是后来发生的事情是咸丰皇帝想不到的,不知道他泉下有知,又会作何感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