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他们同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研究生团队以及浙江摄影家协会,一起研发“童心摄影”美育公益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含小孔成像和蓝晒工艺,李长江将其取名为“黑魔法”和“蓝魔法”。
△李长江牵头开展“童心摄影”美育公益活动
1826团队带领孩子们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快递盒、茶叶罐、八宝粥罐等制作“相机”,利用植物和相纸制作蓝底照片。有趣的美学课程,一下子拉近了他们与古镇孩子的距离。
“孩子们都叫我贝贝老师,每次都很热情地同我打招呼。”吴修君说,这里的孩子阳光开朗,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想象力很丰富,之前让他们设计相机,一个个都画得天马行空。
△龙门镇当地孩子参与美学课程
今年5月,吴修君在古镇开展“黑魔法”课程,让孩子们利用自己做的相机去拍摄古镇里的植物、建筑,以及一切他们认为美的事物。她说:“他们不像城区的孩子一样能获得这么多的教育资源,开设这个课程是希望给孩子们带去更多美学体验。”
此外,馆内很多摄影古典工艺可以让艺术院校的摄影专业学生和艺术家来学习或体验。
△孩子们的美学课程作品
与妻子不同,李长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影像文物保护上。
2021年,他和团队修复和复制了一批“红色影像”和家庭影像,并策划承办了龙门镇当地的建党100周年影像展。
“很多人通过这次展览认识了我们,这些跨越时间的照片,印证了历史的沿革与时代的变迁。通过我们的修复,让更多的人看到,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李长江说。
△李长江在修复老照片
在龙门生活的这几年,夫妻俩总能在龙门人的热情好客中感受到温暖。他说:“古镇里的人经常喊我去喝酒,大家都很客气,喊他们帮忙也总会第一时间赶到。”
夫妻俩还计划在龙门镇开展夏令营,将用龙门特有元素设计课程,通过课程将龙门的资源串联起来,在宣传龙门文化的同时也能带动周边业态。
三分书舍的小麦和冬梅:
“来古镇过上向往的生活”
你愿意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到古镇生活吗?小麦和冬梅给出的回答是“愿意”。
△三分书舍外景
2017年,夫妻俩辞去上海的工作来到富阳龙门镇开起民宿,并取名“三分书舍”,借用了三分天下的典故,应和了龙门镇孙权故里的称号。同时,这也是冬梅对人生的理解,她说,一个人的一生如果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重心是学习,第二个阶段的重心是工作,第三个阶段是有能力做自己喜欢的事。
到富阳龙门镇来,在这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她当下最想要做的事情。
△三分书舍夜景
在此之前,两人去过其他不少古镇考察,最终选择了龙门,交流中能感受到他们对这个地方十分热爱。
2018年起,冬梅每年都会自制一本关于古镇四季的相册,将古镇的四时美景以及他们在这里的生活收录起来。相册就放在民宿的公共区域,冬梅会经常拿给游客们看,“这样旅人不管哪个季节来,都能感受到龙门的四季之美”。
△一楼公共区域
虽然之前一直在大城市生活,但这对文艺夫妻从一开始对小镇生活就没有丝毫的不习惯,相反他们在这里过得如鱼得水。
冬梅说,龙门该怎么玩,龙门山、龙门古镇、龙门水库、龙门寺庙该怎么游览才不会走回头路,古镇里哪些店值得去,哪些小吃好吃,她“比谁都门清”。每次有旅客来,她都会化身导游,带他们深度游览龙门。
三分民宿共有4层,一楼的公共区域分为两块,一块适合沉浸式阅读,另一块适合放松,品饮小麦哥的招牌咖啡。二楼至四楼是客房,设计简约,床品整洁、舒适,偶然间还会发现书桌上留有冬梅的手写信,质朴与温暖的问候,让每位住在这里的旅客宾至如归。
△客房
楼顶的大露台也被收拾利索,两把椅子、一张小茶几,旅客们便能在此观星赏月,交流甚欢。
民宿里的惊喜还不止这些。有时冬梅和小麦会开展读书会、插花、做甜品等活动,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在这里都能像朋友一样相处。
△民宿里开展交流活动
闲暇时,夫妻俩还会在民宿后的院子里种种蔬菜瓜果,这阵子院子里的李子树就结满了果子。冬梅说:“这些果子我经常拿去分给邻居,大家都说味道还不错。”
开一家小而美的民宿,拥有一个可以耕种的农场,以及一个可以阅读的小天地。小麦和冬梅在古镇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也为让更多的人体会平凡而又有趣的小镇生活而努力着。
△冬梅
走进“奔富龙门”夫妻店
龙门古镇欢迎您来
来源:富阳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