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晒美食、发自拍、熬鸡汤已过时,朋友圈最新流行的是“晒步数”。“微信运动”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兴起了一种“晒步”热潮,不少人通过使用微信运动、咕咚手环、小米手环、Nike Running等运动计步APP,发布运动轨迹或者里程的图片,展示自己一天的行走步数或跑步公里记录。
“互联网+”的大潮下,科技将人们的“社交与运动”有机结合,散落在各地自行锻炼的朋友们被串联在一起,仿佛行走时,大家就在你的身边。
如此新潮的技术,好奇的你是否和笔者一样,有着如下几个问题呢?
1“运动监控”技术可不可信?
专利产出作为科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专利角度,来分析“运动”与“监控”这方面的研究情况,通过检索发现相关专利有93198篇。
从图1中可以发现:1996年到2012年专利申请量呈现上升趋势,2012年专利申请量出现峰值,2012年之后有一定的下降。图2中专利公开趋势与图1中专利申请趋势一致。从专利申请及公开的趋势来看,关于运动与监控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图1:专利申请趋势
图2:专利公开趋势
2运动应用还会火下去吗?
根据图3所示,可以看出95%运动监控方面的专利类型是发明,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是20年,专利权人在选择自己产品的保护类型时,可能会想到关于运动监控技术的运用还会比较热门,且会一直细化研究下去。因此,通过该方面技术的专利申请类别可以看出,目前运动监控技术还处于热门的研究技术。
图3:专利申请类别
为了进一步看看该技术在中国的专利申请的情况,对专利在中国的法律状态进行了研究,如图4所示。目前有效和实审的专利占据了50%,失效的专利占据了39%,说明技术在不断创新。
图4:中国专利法律状态
并且,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已越来越被大众认可,笔者认为,对于此项技术的实用意义,也很难不火。
3“运动监控”技术全球布局?
从全球专利布局情况来看,该技术主要的专利申请在中国,其次是日本、美国、英国,如图5所示。很多外国企业看好中国的市场,为了更好的保护其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在中国的专利先行、专利布局方面都是非常看重的。
图5:全球专利布局
如表1所示,中国专利申请中的前十名的专利权人都是一些外国企业,例如:罗伯特•博世股份有限公司、松下电器、日立集团、三菱电机、东芝、佳能等。
表1: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专利权人排名
4神奇手环,智能在哪?
智能手环是一个戴在手腕上的通知中心和控制中心,它可显示手机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可帮助我们监测睡眠质量和心率,它最常用的功能是计步。
智能手环主要是通过三轴加速传感器来采集佩戴者的运动信号,再利用软件算法对信号进行处理,最后将运动数据呈现给佩戴者。
微信运动的原理是手机内置了振动传感器或协助处理器,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目前“微信运动”共支持接入十款智能手环,包括我们熟悉的小米手环、华为荣耀手环、咕咚手环。“微信运动”引入了社交机制,所有关注该账号的联系人都会加入到排行榜当中PK一番,支持好友间互相点赞,如果有人拿了第一名,那么排行榜的背景将被替换为该用户设置的封面图,成就感油然而生。
激励是运动中最为重要的动力,排行榜就是一个优质的激励机制,想拿第一名的欲望会让人不由自主的去增加运动量,让原本枯燥的行走变成一种娱乐。
运动与监控这种技术在越来越贴近我们日常的生活。对于笔者这样的上班族来说,走走路、跑跑步,一天工作后的疲惫便在运动中消散。我还爱在运动完晒出成果截图,给自己一个鼓励和坚持的动力。
看来,此项技术对我们的健康生活是有益无害的。但还需提醒各位,如果因为排名而去较劲,则有可能失去运动本身的意义。特别是为了冲榜而盲目增加走路的量,反而会伤害到身体健康。
画外音:这年头连鱼都会跑步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锻炼?
注:封面、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说东说西 吹来吹去
你看得懂的知识产权
如果你是IP达人→回复“专业”
如果你是时尚潮人→回复“时尚”
如果你热爱生活→回复“生活”
如果你是科技发烧友→回复“科技”
如果你关注时下热点→回复“热点”
欢迎原创投稿,稿件一经采用,支付稿费。
投稿邮箱:iptree@iptalent.com
关注吹IP:
☞搜索微信号“IPtree”或微信名称“吹IP”
☞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关注
☞点击标题下蓝色字“吹IP”微信号:IP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