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不吹不黑,螺丝钉指数增强投顾组合业绩评价》中已经评价了指数增强投顾组合业绩。今天,同样站在客观中立的买方视角来聊一聊,螺丝钉另外一个主动优选投顾组合业绩。
卖方视角 首先,我们来看看卖方视角下的业绩评价。
官方的业绩解读是:主动优选投顾组合跑赢了沪深300指数7.36%,同时最大回撤比沪深300小6.15%。结论是收益更高,风险更小。
这个问题跟指数增强投顾组合一样,那就是只提到了数字更加好看的相对收益,但避重就轻,没有提到更加关键的绝对收益,毕竟绝对收益,才是你投资的实际盈亏。
买方视角 这个组合成立时间比较短,目前运行也就一年多。其次这个组合的业绩基准选定的是沪深300。
目前这个投顾的底层持仓也没有公布。
投顾业绩分析 下面是业绩分析,注意我的业绩分析时间段和官方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官方统计的业绩曲线是2022-01-10到2023-01-01-19。时间跨度刚好是一年。
我统计的业绩区间是从2022-01-11到2023-02-16,相对时间略长。下面是我统计的业绩曲线:
从绝对收益来看:市场整体表现不佳,全部都负收益,其中主动优选的亏损幅度是最少的,同时最大回撤和波动率也最小,这是需要值得肯定的。
从相对收益来看,相对于沪深300的相对收益最高有5.73%,但如果基准换成了万得普通股票基金指数之后,只有1.45%,换成中证1000之后只有0.71%。所以还是同样的问题,基准选得好,收益真的高。
下面来看大家比较关注的该投顾组合与市场同类型策略的对比情况。对比下来同期同类型的投顾有116个,其中按照收益排序,螺丝钉主动优选组合排在22位。处于市场良好水平。
组合+投顾业绩分析 正如上一篇文章所说的,目前投顾组合业绩时间太短,参考意义不大。我们可以尝试将组合和投顾的业绩拼接,得到一个更长的业绩。
下面是重叠部分的业绩曲线,整体走势高度一致,但基金投顾整体收益略高。
下面是拼接的业绩曲线与常见的宽基和基金指数对比,整体走势还算比较一致。
从业绩评价指标来看,主动优选组合略微跑输了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但整体跑赢了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宽基指数。
从每年收益来看,主要是2020年大牛市和2022年熊市贡献的超额收益。(2023年业绩时间太短,年化收益参考意义不大)。但是在结构性行情市场21年,表现就很一般了。
从不同的市场行情来看,在21年结构性行情确实比较差,收益主要是2019-2021年牛市。
下面是基金组合时候的历史调仓分析,整体调仓并不频繁,但关于易方达蓝筹精选是因为限售而清仓,有点运气成分在里面。
下面是大家更加关注的该投顾组合与市场同期的基金投顾或者FOF业绩对比。同时期的全部基金投顾和FOF有116个,其中螺丝钉主动优选组合排在22位。看下来也是全市场80分的水平。
小结 跟螺丝钉指数增强投顾组合类似,主动优选组合同样避重就轻,只谈了一个数字更好看相对收益率,对于更加重要的绝对收益率却闭口不谈。
虽然,站在主理人的角度,选择沪深300作为业绩基准是合理的。但站在买方的角度来看,沪深300基本上是这些基金指数中业绩最差的,那自己的业绩与一个最差的指数对比,感觉有点"胜之不武”。而且,现在很多投顾组合的基准由开始由常见的宽基指数变更为业绩更好的中证偏股基金指数。
从绝对收益角度来看,有一说一,主动优选投顾组合在全市场80分的水平还是有一定的配置价值的,这个业绩也刷新了我对于“螺丝钉”投资能力的认知,为什么是双引号呢,因为我不确定这个组合的实际投资决策是他本人还是他背后的团队,如果是团队,具体又是谁呢?
从2020年到2023年,接近2年多的历史业绩来看,投顾组合业绩整体能够跟上万得偏股基金指数,但超额收益并不稳定,超额主要贡献在2019-2020年的单边上涨和2022年单边下跌,21年震荡市显著跑输。另外,2020年的收益贡献可能会有一点偶然成分,那就是易方达蓝筹精选的高位清仓,更多的是限购导致的被动清仓,并不是主动管理。
上面的分析主要基于“投”的业绩角度分析,在投顾选择中,“顾”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这个就很主观了,您可以自行去评判和对比。如果没有思路,可以参考我这篇文章:《我期望中的投顾服务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这个投顾组合除了投的方面,还有其他风险点也是不可以忽视的。但这篇文章的定位是不吹不黑,客观中立,我就不展开了。
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是客观中立,有理有据的质疑,而不是“黑”,麻烦右下角点个赞和再看,因为我想看看这种买方视角下的业绩分析能够有多少人认可。
如果文章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至此,全文完,感谢阅读。
如果您发现我的分析有遗漏和错误,欢迎补充和指正。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中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人所在机构没有任何关联,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投资者不应将此作为投资或决策依据。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等说明,充分认识该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